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演講訊息:12/15 台灣實踐教育選擇權的法制如何改革

時    間:2010年12月15日 PM 6:00~9:00
地    點:政治大學教育學院井塘樓101會議室(1F)
演講人:周志宏   教授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所長)
周志宏教授曾深入教育基本的研究,也積極參與社會服務與社會運動(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研究委員;四一○教育改造聯盟召集人、理事;大學教育改革促進會理事、理事長;台灣法律史學會理事等不一一列舉),最重要的是這樣熱情於社會正義的法律學者,也心繫另類教育的發展。
周教授曾在「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教改專題論壇中提及:在過去,人民不曉得自己擁有那些教育基本權利,而憲法上對教育基本權利的規範也相當有限,如私人興學的自由可從憲法中「人民有講學自由」的權利導出,透過司法途徑釋憲。若法制上沒有確認,亦未經大法官會議解釋,則私人興學的自由仍是值得爭議的議題。因此,確認與宣誓的作用在法律上是個重要的關鍵。當人民了解了自己的權利意識,則可透過對權利的爭取、抗爭、防衛的訴訟途徑檢討及反應教育法制的問題。而我們的憲法所規定的教育條款比其他的國家多,但50年前所制定的憲法,其所反應的教育理念和今日我們的需求及國際趨勢實有落差。
這是政大另類教育座談演講的最後一場,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場,歡迎校內外關心教育發展的人士,與我們共同在感性的教育理想中,聆聽周教授專業的剖析,也一同思考另類教育如何落實在理性的實踐裡。

2010年12月7日 星期二

演講訊息:12/8 在家自學另類教育型態經驗分享

課堂小記 12.3

   本週首先討論出進行田野調查的時間,預定於12/19出發至平溪,進行一整天的田野調查。
 
  本週延續上週的文本,進行深入討論。首先將全班同學分為兩組,嘗試將逐字稿中的重要概念一一找出,寫於便條紙上,以待接下來的討論與整合。分析要點有:
1.找出受訪者如何改變的重點
2.有哪些重大的改變
3.改變的動力是什麼
4.重要的字句
5.將概念挑出



 訪談稿的討論要點:
1.受訪者語言的認同以及國家的認同之轉變,從大中國思想走向認同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深入討論:可能是受到長久以來灌輸的教育思想,感受到強大的被矇騙感,因此反中國的推力實際上是比認同台灣的拉力還要來的強。
2.受訪者似乎追求一個卓越的位置,不願接受自己是次等的,無法容忍被歧視,因此對於被視為是低能的這種感覺有強烈的抵抗。
  深入討論:有可能是受訪者剛出國那種被歧視的自卑感,促使他積極從事學生運動,或是從負責辦演講等方式,試圖證明自己的能力,獲得自我的成就,擺脫那種被視為低能的感覺。
3.受訪者似乎很在意他人的眼光,不喜歡受到他人的誤解
  深入討論:受到傳統"內疚神明,外慚清議"觀念的影響,有一種讀書人風骨的堅持


  下週繼續對此訪談稿進行深入討論,主談部分:宗教信仰與人生的重大轉變。

課堂小記11.26

  本週老師帶領我們閱讀另一位受訪者的生命故事,也讓我們看到一份適合分析的訪談逐字稿是如何撰寫與記錄的,撰稿者在聆聽錄音檔時,裡面的任何笑聲、停頓、氣息都有可能蘊含重要的訊息,因此每一個字,每一個聲音甚至是重複的詞語,都應該盡量被詳實記錄,並且加入行號幫助討論與分析。


  本篇訪談稿較上篇不同的,是比較偏向於敘事訪談,大部分是受訪者在說,訪談者較少提問與插話。
  本篇受訪者提供了豐富的生命經歷,包含從小到大的教育過程、家庭生活、出國留學經驗、宗教經驗(打坐,觀想,感覺到體內的氣循環運作,理性世界之外神秘力量的體驗)、工作經驗等等重要的生命轉折。因此經過閱讀上週與本週的訪談稿後,同學們選定以本篇作為進一步的分析素材,下週進行深入分析,試著加入工作坊時Rainer Kokemohr所提出的分析向度(onto-genetic, micro-genetic, social-genetic process),並嘗試去解釋這位受訪者在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事情,找出了解受訪者重要的線索。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五

課堂小記 11.12 11.19

2010.11.12
  本週繼續進行影片分析,並嘗試從中擬定一套系統化的模式來進行教室中的互動分析。在討 論的同時,也與Rainer Kokemohr教授互相分享東西方哲學與世界觀的差異,如:西方哲學總是認為會有一個最佳的、理想的境界,大家要一起向前邁進並努力去追求,也就是天堂的存在。而東方哲學(如儒家思想)會認為要向先王學習,過去的才是最好的。


 此外,我們也討論的型式(form)和功能(function)的關連,有人提及,在中華文化中,型式和功能並不能一分為二,因為我們的文化注重一個"整體"(the whole)的概念,這對教授來說是一個很有趣的觀點,如此一來,就打破了將型式和功能看做是兩個分解的term來看待的解釋方式,接著並談到教室中的power和authority是如何以型式表徵,以及如何運作功能的。

2010.11.19
一、本週首先討論之後進行田野調查,訪談進行的地點
1.平溪2.種籽
最後決定為平溪
日期尚未確定,可能為週末

二、分析訪談文本
訪談對象:從台北嫁到鹿谷的婦女,從一開始的頗有期待,到後來適應困難,一度想放棄婚姻,直到孩子出生,開始打開心胸紮根於鹿谷,而到受訪時,已是鹿谷當地活躍的文史工作者,一路上心路歷程的轉變。

訪談注意事項:
有時候訪談可能會有與分析無關的部份,要靜待受訪者緩緩陳述,不要恣意打斷。
分析細微的語言表情,譬如說,連笑聲"呵呵呵"都有其背後隱含的意義。

討論:Q:如果你是受訪者,你會願意嫁到那邊嗎?
同學分享:
跟緬甸狀況有點相似
五十年代的愛情觀與現在不同,跟隨男方觀念深植於已婚婦女心中
提出對訪談者還有兩位婆婆之間的關係十分好奇,例如:婆婆是用什麼心態在看待這個十分活躍的媳婦呢?並提出自身經驗與班上同學分享。

下週繼續進入深入分析,並試著用完整的模式來解釋受訪者的生命

課堂小記10.29 11.05

10.29 11.05 11.12 這三週,德國學者Prof. Rainer Kokemohr加入我們的課堂,簡單地與我們介紹他的背景,以及他在非洲辦學的經驗以後,便開始和我們談論教室中的互動分析。

2010/10.29

本週我們談論,什麼是教室中的互動分析(classroom interaction analyses)?首先,教授拋出了一個議題:如果你要向一個從未經歷過課堂經驗的人,以圖片來介紹什麼是classroom,妳和他並不能以語言溝通,那你為如何以圖片呈現呢?下圖中的照片便是同學們集思廣益後的成果。

11.06
接續上週關於課室中互動分析的討論,我們瞭解了教室中的互動是充滿意義的,即使是一個簡單的字詞(one simple word)也代表了豐富的意涵。我們接著進行了影片分析,影片內容是九月初在台北縣烏來種籽小學所拍攝的一堂英文課,班上人數為11人,全部都是五年級的學生。

藉由影片片段以及逐字稿,我們漸漸清晰學生與教師互動的脈絡,而教授也提供給我們他初步分析的狀況:

Prof. Dr. Rainer Kokemohr                  Workshop ‘Classroom Interaction Analysis’

Parents                                           Institution  / Government                                             
 (labor market)                                                                    (curriculum / labor market)

                          <–­­­­­­­­–––– Power (to be performed) –––––>
                                        authority (linked to the performance of power):
a)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     professional faculty of leading teaching-learning-discourses
c)      convincing personality, convincing lifestyle

experimental / “free” School:    <–––––//–––––> “regular” School:
  offering ‘freedom’ to pupils                                        obliging pupils to follow the
(caused by social transformation                                          rules (linked to conventional
social modernization)                                              organization and established    
                                                                                               system of power performance)

­­­­­­­­­­­­­<––––––––––– a “dialectical” process­­­­­­­­­­­­ ––––––––––>
      
       As every social interaction is also a performance of power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t escape from the performance of power:
 “balancing” between both sides in view of produ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Does the metaphor “balancing” meet the issue?)

Categories and aspects of the analysis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
    (according to Saxe et al.: A methodology. framework…, text 1):
  
   a)  ontogenetic processes:    (maybe in line 102 Michael’s counting of seven “0”                    
                                                           indicates the beginning of a learning process)


  b)  microgenetic processes: “…will you still come in today”;
                                            Mr. Wong, Wei-Hong”;   
                                          smile and other behavior…     

  c)  sociogenetic processes:   gender-construction: girls and boys seated in different    
                                                          lines; turn-giving / turn-taking…
                         

接著,則由我們繼續著手進行分析...